标签 腾讯 下的文章 - 听山语风 - 听山语风博客
首页
友链
统计
留言
侵权处理
版权声明
搜 索
1
创造家:3D模型下载平台 全球设计师资源+AR创作+Vision Pro适配
561 阅读
2
BeddyStories – 全球经典精选儿童睡前故事库(0-12岁)
556 阅读
3
Photo-Effects:在线图片艺术效果生成器 半色调/CRT复古/噪点滤镜三合一工具
554 阅读
4
Same.new :UI克隆神器 一键复刻网页代码+自动部署
475 阅读
5
元素周期表 图示版+文字版
473 阅读
公告
趣站
AI工具
GitHub项目
实用工具
影视网站
科普知识
资源下载
资源
书籍
互联网营销
兴趣爱好
大人学习课程
摄影剪辑
教育考试
有声读物
电商运营
短视频
社交职场
编程开发
网赚项目
设计师
素材模板
软件
Windows
Mac
iOS
Android
Chrome
iOS捷径指令
油猴脚本
软件宝库
影音
影视
音乐
羊毛
折腾记
编程
教程
Python
建站
小声bb
登录
/
注册
搜 索
标签搜索
AI
夸克网盘
无损音乐
英语学习
DeepSeek
阿里云盘
小红书
百度网盘
flac
TikTok
电商运营
音乐
TikTok去水印
抖音国际版
翻译工具
视频 Tiktok 无水印
亚马逊
微信
音乐下载
车载音乐
听山语风
累计撰写
471
篇文章
累计收到
0
条评论
首页
栏目
公告
趣站
AI工具
GitHub项目
实用工具
影视网站
科普知识
资源下载
资源
书籍
互联网营销
兴趣爱好
大人学习课程
摄影剪辑
教育考试
有声读物
电商运营
短视频
社交职场
编程开发
网赚项目
设计师
素材模板
软件
Windows
Mac
iOS
Android
Chrome
iOS捷径指令
油猴脚本
软件宝库
影音
影视
音乐
羊毛
折腾记
编程
教程
Python
建站
小声bb
页面
友链
统计
留言
侵权处理
版权声明
用户登录
登录
注册
找到
1
篇与
腾讯
相关的结果
2022-02-10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一笔投资,大钱从来不是来自交易
1没人要的腾讯今天的腾讯如日中天,是中国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但时间拨回到 2000 年,情况可不是这样。每个创业公司都面临过危机,腾讯也不例外。OICQ(qq 的前身)就像一个 ” 饿死鬼投胎 ” 的精灵,随着用户不断增长,对服务器和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烧钱越来越多,让初创期的腾讯陷于缺少资金、山穷水尽的困窘之中。最绝望的时候,腾讯账上只剩 1 万元现金。开源无望的情况下,马化腾及其团队动了把腾讯卖掉的念头。他们开价 300 万元,四处寻找买主。然而,对于这个看上去增长很快的项目,” 全世界没有一个人知道它怎么挣钱 “。跑遍深圳、广州、北京的马化腾,没有找到愿意出钱的人。 现金几乎断绝的情况下,几个创始人不得不腆着脸四处借钱,” 深圳城里稍稍认识的人都被他们借了一个遍 “。有朋友愿意借钱,当马化腾提出能否用腾讯的股票来还债时,他们都婉转表示了拒绝,有一位甚至慷慨地说,” 你真的没钱了,不还也可以。不过我不要你的股票 “。 绝望中的腾讯,终于辗转找到了一家风险投资公司。2000 年 4 月,腾讯与 IDG 及盈科敲定了救命的 220 万美元天使投资。而那时,腾讯账上已经是弹尽粮绝,甚至已经等不及漫长的手续,而找中间人垫资 450 万元救急。这才让濒临倒闭的腾讯,起死回生。不过好景不长,融资刚刚结束,互联网泡沫破灭席卷全球股市。或许再晚几周,腾讯就彻底失去了融到钱的机会。从现在来看,如果不是 IDG 的冒险,如果不是恰好抓住了资本大门关闭钱的一线生机,腾讯可能就像大多数公司一样,倒在了成立后的前两年里。在所有的商业故事里,甚至所有的故事里,可能运气是最神秘的那一部分。一半的创业者 ” 死 ” 在这件事上,另一半可能就活了下去,甚至活得很好。然而,腾讯的危机并没有过去,商业模式不被看好,快速盈利无望,烧钱太快,及全世界互联网泡沫的阴影,投资人对腾讯渐渐失去了信心。2000 年底,腾讯再次出现财务危机,IDG 与盈科不愿再追加投资。为了生存下去,马化腾及其团队敲遍了当时互联网大佬们的门,新浪、搜狐、雅虎中国、金蝶、联想、TOM ……,却无一愿意接手。直到 MIH 的出现。关于这段经历,吴晓波在《腾讯传》中有详细描述:首先萌生退意的是 IDG ……在 IDG 看来,腾讯的商业模式并不受主流的资本市场青睐,而且,它实在太烧钱了。马化腾将融资所得的资金几乎全数用于服务器的添置,可是,在用户急剧增加的同时,盈利仍然遥遥无期。到 2000 年年底,腾讯再次出现资金危机,曾李青不断地约王树见面,希望能够追加投资。磋商几次陷入僵局,马化腾坚持创业团队必须保持控制权,而 IDG 和盈科不认为在当前的形势下,腾讯还有溢价增发的空间。于是,王树提出了一个折中的方案,两家股东对腾讯提供 200 万美元的贷款,以可转换债券的方式执行。不过谁的心里都清楚,如果这笔钱也花完了,就再也不会追加投资了。IDG 开始张罗着帮忙寻找新的买家。” 当时觉得,最可能的买家是已经上市的那几家门户网站。IDG 去找了搜狐的张朝阳,被拒绝了。我和张志东到北京,去找了新浪的王志东和汪延,也被拒绝了。在互联网业内的技术人员看来,腾讯的活,他们自己都能做,干吗要花几百万美元去买呢?而且当时纳斯达克的股价‘嗖嗖’地跌,大家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马化腾说。 除了新浪和搜狐,IDG 还牵线找了雅虎中国,被拒绝。马化腾去拜访了同样在深圳,也是由 IDG 投资的金蝶,被拒绝。曾李青还辗转找到大名鼎鼎的联想集团,当时的联想正与美国在线合力推广门户网站 FM365,当然也拒绝购买。 另一家投资人盈科也加入了拯救腾讯的行动中。他们与有国资背景的中公网谈判,试图投资中公网,并由其收购腾讯,实现业务整合,这个方案中途夭折。接着,盈科把腾讯推荐给自己控股的 TOM.com,被管理层拒绝。盈科甚至还找来香港著名导演王晶,想把腾讯的用户与电影业结合,看看能否有盈利模式的创新,这一超前的构想当然也不了了之。2000 年第四季度在四处碰壁之中一天一天地过去了,腾讯的用户数仍然在惊人地猛增,注册用户很可能在半年内就要突破1亿的惊人纪录,可是全中国却没有一个人愿意购买它的股份。眼看着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就在这个时候,转机出现了。2Naspers 出现了2001 年 1 月,一位美国人出现在赛格科技创业园的腾讯办公室里,他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自我介绍说叫网大为,是南非 MIH 中国业务部的副总裁。这是马化腾与曾李青第一次听到 MIH 这个名字。MIH(Naspers 子公司)是一家总部设在南非的投资集团公司,是南非最大的付费电视运营商,当时是纳斯达克和阿姆斯特丹两地的上市公司。多年来,它持续在新兴国家投资新媒体,是 ” 全球前五位的媒体投资集团之一 “。1997 年,MIH 进入中国,参与投资了《北京青年报》、脉搏网、体坛传媒等。网大为是在无意中发现腾讯的。他说,” 我每到一个中国的城市,就去当地网吧逛,看看那里的年轻人在玩什么游戏。我惊奇地发现,几乎所有网吧的桌面上都挂着 OICQ 的程序,我想,这应该是一家伟大的互联网企业。在 2000 年年底,我接触几家想接受投资的公司总经理,发现他们的名片上都印有自己的 OICQ 号码,这更让我激动,想要看看这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就这样,网大为找到了赛格科技创业园东栋四层的腾讯公司。 双方很快进入实质性谈判。网大为开出了两个条件: 第一,对腾讯的估价为6000万美元,MIH 愿意用其在当时投资的世纪互联的股份来换;第二,MIH 希望成为第一大股东。对于这两个条件,腾讯的几位创始人当即表示不同意。在股份比例上,他们的底线是绝不放弃控制权。不过,让他们高兴的是,” 至少第一次有这么高估值的价格出来了 “,MIH 认可腾讯,并看好其未来。腾讯的估值比一年前整整高出了 11 倍。两个月后,网大为做出让步,MIH 的投资将全部以现金支付。IDG 听到 MIH 的报价大喜过望,投资不到一年的项目,竟能得到 11 倍的退出溢价,这在互联网大寒冬中是不可思议的战果。IDG 北京总部同意出让所有 20%的股份,深圳的王树提出异议,在他的坚持下,最终 IDG 出让 12.8%, 保留了 7.2%。盈科方面虽犹豫再三,在自身连续两个季度出现巨额亏损的情况下,最终同意将全数 20%股份售予 MIH,套现 1260 万美元。就这样,突然闯入的南非公司 MIH 以 32.8%的股份成为腾讯的第二大股东。获得投资的腾讯从此摆脱了资金短缺的困扰,在创业的第 20 个月,找到了愿意为它的未来买单的人。此后,MIH 一路陪伴腾讯走了十七年。在最高峰时,握有腾讯超过 45% 的股份,是腾讯最大的单一股东。2018 年减持 2% 后,仍然持有腾讯 31.17%,2021 年再减持了 2%,仍然持有 28.86%,仍是最大股东。为什么这次减持的主体变成了 Prosus 呢?Prosus 是 Naspers 分拆出来的。跟曾经的雅虎投资阿里巴巴类似,Napsers 持有的腾讯价值一直超过 Naspers 本身的价值,一是为了缩小价值差距,二是由于资本市场对腾讯的认可,腾讯的股价一路飙升,导致 Naspers 在约翰内斯堡股市所占权重上升到四分之一,超出了南非多数机构投资者的单一股票上限,导致许多投资者被迫出售 Naspers。所以 2019 年的时候,Naspers 将 Prosus 剥离出来了,专门持有 Naspers 的国际互联网资产。3投资上帝下注的公司,需要运气和信仰入局时,就以溢价 10 倍从数码盈科和 IDG 手中接过股权,而且上市后马化腾尚且时不时减持套现时,缘何 MIH 能够岿然不动,近乎违背人性的忍住了套现的冲动,在别人的 ” 后悔 ” 和 ” 心痛 ” 中,成就投资史上的传奇呢?这也许可以从 MIH 母公司 Naspers 的灵魂人物库斯贝克和安东尼罗克斯上管窥一豹。 很多人不解,为啥腾讯的大股东会是远在非洲大陆南端的 Naspers,还有人甚至认为这只是 Naspers 这般赌徒运气好抓到了一手好牌。 库斯贝克,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毕业,在 1985 年进入 Naspers 后,主导付费电视业务 M-Net 的创办并大获成功,让 Naspers 走进了付费电视的新天地,一手推动了南非报业的数字化转型。罗克斯最初以一个天才少年(技术员)的身份进入南非报业。1982 年,他被提拔为南非报业信息技术处处长。与贝克一起推动付费电视业务。然后,罗克斯进入在全球范围内都十分著名(尤其在中国)的南非报业旗下互联网投资机构 MIH,兼任技术主管。1997 年,在贝克出任南非报业 CEO 的这一年,他领命创办 MWeb(南非第一家互联网接入服务商),出任 CEO。MWeb 推出了即时信息系统(那时世界人民在用 ICQ),博客平台(BOLG)、视频邮件,游戏平台等等。不用说,这些东西在南非前无古人,在世界范围内,也不落伍。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些项目都成功了,也全失败了。南非互联网人口实在是太少太少了!不过重要的是,罗克斯团队在这个过程中深刻理解了互联网,理解了互联网应用。而且,有意思的是,罗克斯认死理,认定中国。认定在中国的投资,以及在新兴经济体中的投资会有丰厚的回报。他们不愿去美国这样的成熟市场血拼。在 1999 年的时候,MIH 在北京做了脉搏网,原本想打造门户网上市,不过遗憾的是速度慢了,新浪、网易、搜狐在纳斯达克上市而且表现不佳,于是,MIH 调整策略,将脉搏网压缩。在这个项目上,MIH 损失超过 8000 万美元,甚至超过了后来给腾讯的钱。所以,当 2001 年 5 月,因陷入并购泥潭的数码盈科想要脱手腾讯持股时,HIM 接盘真的只是运气吗?显然不是的,毕竟,机会只属于有准备的人。这是充分理解互联网的人的一次理所当然的选择。此时,QQ 在中国的用户数,已经远远超过了整个非洲的互联网接入人口。即使 QQ 还没有找到盈利点,但是他们坚信,在中国广袤的市场中,QQ 的前途是星辰大海。同样,也是基于对新兴市场的看好,Naspers 大手笔进军印度、俄罗斯、波兰、巴西,并在那里找到了 Mail.ru Group(俄罗斯互联网巨头)、MakeMyTrip (印度版携程),Delivery Hero(德国,全球最大外卖公司),OLX(阿根廷,全球最大分类信息网站)……MIH 进入腾讯后,17 年一股未卖,后面也就是出售两笔,一共 4%。不管腾讯经历过多少波折和下跌,这简直是让人觉得匪夷所思。这 20 年间,腾讯经历了移动梦网整顿收入大降、被 MSN 和各大门户围剿、3Q 大战等一系列危机事件,期间股价多次出现大幅回撤。 只能说:投资上帝下注的公司,除了眼光和运气,还需要信仰。比中国人更看好中国,比创始人更坚信公司的前景。 这是 Naspers 的运气,也是腾讯的运气。当初,如果不是 Naspers 最终进来,也许,腾讯真有可能熬不过 2001 年互联网泡沫的寒冬中。4结语今年过完年回来,一波狂风暴雨式的大跌,打了投资者一个措手不及。这样的波动,拉开 K 线图,历史上上演过许多次,很常见。然而,无论多年之后看,投资者们是多么的洞若观火般的清明,所有的此时此刻,却都是困惑和犹疑。暴跌的过程中,所有的负面消息如山洪般泄出。这种情况下,要做好投资,类似于 Naspers,一需要对手上公司的深刻理解,没有这层理解,光口头喊 ”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 是压不住自己内心的恐慌的,二需要信仰,投资就是投未来,无论建立了多么深的理解,未来始终是不确定的,是会有各种负面消息出来吓唬人。而大多数的投资者,既没有做好第一点的扎实功,也没有做好第二点,从而只能成为一个交易型投资者,高抛低吸,随波逐流。但一如 Naspers 投资腾讯,大钱从来不是来自交易。来源:行业报告研究院
2022年02月10日
112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